(记者 艾艳 通讯员 李刚 张璐)“要密切关注液位变化,确保雨水池液位低于3.8米。一旦发现液位超过4米,要迅速启动雨水提升泵,将雨水及时送往4号池,为雨水池腾出更多空间。”7月14日,宁夏石化公用工程部污水班班长马晓云在巡检时叮嘱徒弟马文学。
进入7月,宁夏地区进入主汛期的关键阶段。宁夏石化位于贺兰山下,生产区遍布着数条较大沟谷。为科学应对可能出现的强降雨及洪涝灾害,切实保障安全生产,宁夏石化全面进入防汛应急状态,通过系统化组织部署、专业化能力建设、全维度装备保障等硬核举措,构建起“责任闭环、能力过硬、高效响应”的防汛安全体系。
织密防控网络,构建全链条责任闭环体系。宁夏石化5月成立防汛工作小组,建立“雨情—水情—险情”三级预警响应机制。同时,公司消防支队结合厂区地形地貌与防汛数据,编制出涵盖预警响应、抢险救援、灾后消杀等全流程的防汛应急预案,明确具体工作清单。工作小组根据气象部门公布的实时雨情水情数据,动态调整重点区域布防策略,将物资调配、巡查频次、隐患整改等具体职责细化到岗、量化到人。
开展精准培训,锻造专业化救援尖兵队伍。针对防汛救援专业性、技术性强的特点,宁夏石化消防支队启动“防汛能力提升专项计划”,培训课程涵盖流域水文特征分析、防汛器材原理构造、水域救援战术等核心模块,特别针对生产装置和危险品罐区、管廊、主干道等重点部位编制专项处理方案。同时,宁夏石化开展“暴雨内涝+危化品泄漏”“暴雨内涝被困”“人员疏散转移”等实战场景演练,全程模拟接警响应、会商决策、抢险救援、环境监测、灾后洗消等处置环节,还同步启动了物资配送“绿色通道”。
实施精益检修,打造现代化装备保障矩阵。公司启动“防汛装备攻坚”专项行动,组建由装备管理与防汛骨干组成的专业维保小组,对各类防汛器材实施“一装备一档案”的精细化管理。重点对大流量排水泵进行满负荷运转测试,完成对消防车底盘和水路系统的深度保养,补充配备防汛专用沙袋、应急照明等防汛物资,构建起“储备充足、调配智能、保障有力”的现代化保障体系。
精准把控,筑牢雨水池安全环保屏障。防汛期间,雨水池是抵御暴雨、调节水量的核心阵地,其液位控制直接关系到全厂雨排系统的安全。公用工程部通过检测雨水的COD、pH值、氨氮含量等指标,提前掌握来水的水质变化趋势,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进行工艺调整。岗位员工密切关注液位变化,加大对各雨水井的检查力度,及时清理杂物,保证排水畅通,确保在暴雨来临时,排水设施能够正常发挥作用。
此外,宁夏石化与当地应急部门建立“信息共享、预警联动”机制,构建起“精准预报—提前预警—快速响应”的全链条防汛网络,为员工和生产安全度汛筑起坚实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