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请破产保护一年后,倒下的页岩巨头切萨皮克能源公司重新“站起来”了。近日,切萨皮克能源公司以2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一家页岩气公司,成为其东山再起后的首个大动作。
事实上,以切萨皮克能源公司的动向为代表,美国的页岩油气产业正历经一波整合潮。曾依靠数千家小公司撑起来的页岩油气产业,将变成“寡头格局”。
巨头也“悲伤”
在美国页岩油气领域,没有哪家企业比切萨皮克能源公司更具代表性。
20年前,切萨皮克能源公司抓住页岩气的历史机遇,快速抢购页岩区。短短几年就从一家仅有5万美元资产的小公司,一跃成为拥有375亿美元资产的页岩气巨头,跻身世界500强。
然而,疯狂的扩张却难以敌过波动的市场。2008年后,美国气价一路狂跌,此时的切萨皮克能源公司并没有意识到危机的到来,反而在尝到初期的甜头后继续坚持扩张战略。
鼎盛时期,切萨皮克能源公司的天然气钻井数量高居全美首位,同时手握庞大的页岩气土地资产,而这也为公司后来的衰败埋下了祸根。
伴随着气价下跌,资源开采带来的红利逐渐减少,公司陷入“越生产、越亏损”的经营怪圈。与此同时,大量页岩区土地价值缩水,原本待价而沽的资产成了公司的负担。
多重压力下,依靠举债扩张的切萨皮克能源公司显然难以为继,债务总额一度高达230亿美元。
切萨皮克能源公司并非没有“自救”。2019年起,该公司将更多资金分配给石油领域,以期从单一的天然气开发中谋求转型。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这一发展计划,也成为压垮这家“页岩先锋”的最后一根稻草。
去年6月,切萨皮克能源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5年内美国最大一笔油气生产商破产案。当然,申请破产保护并不意味着离场。在削减了数十亿美元的债务后,切萨皮克能源公司再度获得约30亿美元的新融资,并在今年1月退出破产程序。
回归之后的切萨皮克能源公司再度押注页岩气资产,以2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Vine能源,后者是一家专注于页岩气资产的公司。
针对此次收购,切萨皮克能源公司董事长迈克·维希特里希表示,“此次交易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地位,通过整合优质天然气资产,可迅速成为向墨西哥湾沿岸和国外优质市场提供可靠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商”。
页岩油气产业是时候洗牌了
切萨皮克能源公司的沉浮,实际上也是美国页岩油气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全球油气规则的改变者,美国页岩油气革命给油气行业带来一场史无前例的繁荣。这场繁荣背后,有两个必要的推动因素,一是彼时油价稳定在90美元/桶以上;二是宽松的政策环境使得企业可获得巨额的低息贷款。
红利之下,企业蜂拥而上。但这也导致了北美页岩油气企业数量繁多、规模零散且债务庞大,综合来说,抵御风险的能力极低。
尤其是去年,国际油价暴跌之后,美国页岩油气产业“一夜入冬”。初期借助高价格、高负债发展的企业难以抵挡冲击,纷纷陷入困境或破产。
大批企业的黯然退场,给美国页岩油气产业带来一个难得的冷静期,也催生了新变化。
花旗集团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二季度,美国页岩油气并购交易规模超过330亿美元,达到近3年来的最高值。
火热的并购背后,是行业正在加速整合的信号。在切萨皮克能源公司收购Vine能源之前,先锋自然资源公司也斥资64亿美元收购了DoublePoint。
此外,包括雪佛龙、康菲石油在内的顶级石油公司也对页岩油气资产予以极大关注,“大鱼吃小鱼”的故事正在业内频繁上演。
事实上,在经历了上一轮行业动荡后,中小型页岩油气企业已伤痕累累。
石油市场能否重回繁荣尚未可知,加之碳中和浪潮的来临,企业面临的环保压力日渐加大,这对于大部分页岩油气企业而言都将是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页岩油气开采模式也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大型石油公司逐渐占据开发主场。加之在波动市场下强大的抗风险能力,使得大型石油公司在页岩油气开发中取代中小公司成为必然。
花旗分析师表示,“中小页岩油气企业正在做两件事,要么彼此合并,变得更大后卖给大型公司;要么直接卖给大型公司,前提是他们的质量和规模能保证”。
此外,分析师指出,随着行业整合的推进,那些市值低于100亿美元的企业,将很难在市场中维持自己的地位。而大型企业的入场,也将给页岩油气产业带来更高回报。
无疑,在新一轮的整合潮下,原本占据主体地位的中小页岩油气企业将逐渐被淘汰出局。而以此为拐点,美国页岩油气产业将转化成寡头格局,跨入“百亿美元俱乐部”的新时代。
来源: 中国石化报 2021年08月27日 作者: 江 南